果然不出所料,印度再次在上合舞台上演“独唱”戏码,执意与其余9国唱反调。其种种行径背后浙商证券证交所,究竟藏着怎样不可告人的心思?
青岛的风拂过上海合作组织防长会议的会场,却未能吹散印度代表团带来的不和谐气息。在这场本该展现团结的会议上,印度防长辛格再次上演“拒签”戏码,让联合声明沦为泡影。这出政治闹剧背后,折射出印度在上合组织中的尴尬处境与战略算计。
【印度防长拒签上合联合声明】
印度媒体的报道可谓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,声称拒签是因为公报未提及印控克什米尔事件,没有体现印度的“强硬立场”。但明眼人都看得出,这不过又是印度在借题发挥。辛格防长在会上高调指责“跨境恐怖主义”,虽未点名巴基斯坦,却字字句句都在影射这个邻国。
印度声称自己是在为正义发声,痛斥“恐怖主义是绝对的犯罪”,尤其当印度指责某些国家利用“跨境恐怖主义”作为政策工具时。这段话被分析认为,印度在暗示巴基斯坦支持武装分子对印度领土发动袭击。
然而众所周知,巴基斯坦方面早已表示手握确凿证据,证明印度情报机构与巴境内极端组织暗通款曲。俾路支分离主义头目的供词、资金流向的蛛丝马迹,都在诉说一个不争的事实:印度在反恐问题上的“双标”表演,简直是在贼喊捉贼。
【印度情报机构与巴境内极端组织暗通款曲】
更讽刺的是,就在会议前几天,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还在北京信誓旦旦地表示,要全力支持中国办好上合峰会。转眼间浙商证券证交所,印度代表团就在青岛上演“变脸”戏码。这种出尔反尔的外交作风,不仅给东道主添堵,更让其他成员国看清了印度的真实面目。
印度这波操作的算盘打得精:如果上合接受其提议谴责巴基斯坦,莫迪政府就可以在国内大书特书;如果被拒绝,正好扮演“不畏强权”的硬汉形象。这种左右逢源的政治投机,印度玩得是炉火纯青。
而印度在上合组织的“不合群”表现早有先例。此前上合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时,印度就急不可耐地跳出来“划清界限”。而印度这种既要享受组织红利,又不愿承担共同责任的做派,正在把自己边缘化。
【印度与上合“划清界限”】
莫迪政府的政治算计其实不难解读。一方面,通过在上合“唱反调”来迎合国内民粹情绪;另一方面,试图将克什米尔问题国际化,为印度人民党积累政治资本。但这种“政治碰瓷”的代价,是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信誉度持续下滑。
虽然印度一直在努力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,但这种在多边场合的表现若处理不当,很容易引发反感。当印度不断推出自己的独立声明或反对意见时,它无形中加剧了与其他成员国的距离感。反恐合作是上合组织的重要议题之一,而印度却总是借机抨击某个国家,实在有些不合时宜。
【印度试图在上合内部争取更大话语权】
而印度还试图通过这种“唱反调”的方式,在上合内部争取更大话语权,但结果可能适得其反。上合完全可以在印度不参与的情况下继续推进议程,就像绕过一块绊脚石继续前行一样。长此以往,印度很可能会发现,不是它在孤立上合,而是上合在疏远它。
中国作为此次会议的东道主,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定力。既没有因为印度的搅局而影响会议进程,也没有为了达成表面共识而牺牲原则,确保了上合机制不被个别国家的政治操弄所干扰。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,正是负责任大国的应有风范。
【上合不该被印度牵着鼻子走】
俄罗斯、巴基斯坦等成员国也心照不宣地形成了默契——与其被印度牵着鼻子走,不如绕开障碍继续前进。这种“你闹你的,我干我的”的应对方式,或许将成为上合处理印度问题的常态。
展望未来,上合组织完全有能力在“去印度化”的情况下继续发展。各成员国间的双边、多边合作渠道丰富多样,不会因为一个国家的阻挠而停滞不前。印度若继续这种“搅局者”做派,最终被孤立的只会是自己。
青岛的这场外交风波,给地区国家提了个醒:与印度打交道,既要保持对话窗口,也要设置“防火墙”,防止其借题发挥、制造事端。毕竟,在维护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大局面前,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——包括那个总是“拒签”的成员国。
米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